《红楼梦演义42:秦可卿一病不起,张太医细论病源》改写版 那年中秋,贾母在荣国府高兴地举行了一次家庭聚会,带领家族成员尽情地享受欢乐的一夜宁国府的尤氏与秦可卿母女也全程陪伴在侧,大家一起共度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然而,谁也没料到,众人返回后,秦可卿突然病倒了最初她只是感到四肢无力,伴随着一些轻微的寒热,大家以为是受了风寒,并未太过重视此时,太医来诊脉后也判断她只是暂时的风寒,应该没什么大碍尤氏于是叮嘱她好好休养,不必过多问安。
秦可卿性格坚强,嫁入宁国府后对礼节极为严谨,始终不敢懈怠,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被人挑出错来她不愿意停下手中的一切,依然每天按时行礼、做家务,几乎没有放松过尤氏曾以为她的病情已经好转,却没想到秦可卿一直在硬撑,始终没有放松休养。
过了几天,秦可卿的月信迟迟没有到来,已经是上个月的事了身边的婆子和丫鬟们开始心生疑虑,急忙去报告尤氏尤氏一听,立刻安排人请太医前来诊治,并带着一群人急忙赶去秦可卿的房间此时秦可卿已显得疲惫不堪,病情严重。
尤氏见到秦可卿的气色不对,心中一紧,忍不住直言道:“这是怎么回事?”然而,秦可卿依旧微弱地回答:“不妨事,只是感觉有些累罢了”这番话并未能安抚尤氏的心,反而让她更加担心她便赶紧询问贾蓉,想了解妻子的具体情况,可贾蓉也说不清楚状况,这让尤氏不禁斥责了他几句“不长心”的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医来了”的消息尤氏赶忙回避,太医进屋诊脉后,走出房间与贾蓉商量道:“奶奶的脉象有些不同寻常,看似喜脉,实则并不像喜脉这脉象不像正常病情,需要进一步请几位大夫来会诊”贾蓉于是忙派人去请其他太医,没过多久,几位资深太医齐聚一堂。
几位太医仔细检查后,纷纷讨论了起来虽然确认并非怀孕,但依然无法确诊秦可卿的病因最终,他们开出了一个方子,并建议继续服用 秦可卿的病情不仅引起了尤氏的担忧,也惊动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凤姐等人他们纷纷指示她好好养病,秦可卿这才开始卧床静养。
药方接连吃了好几副,太医们每天轮番来诊脉,除了让秦可卿不断更换衣服、应对各方来客之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病情依然模糊不清,拖延着没有治愈
时间一长,秦可卿的病情愈发加重贾珍、尤氏和贾蓉三人感到局面越来越棘手或许是因为太医院的医生不敢直言病情,大家开始考虑请一位外面的名医来帮助治疗 巧合的是,这一天发生了两件事,恰好促成了一个名医的到来原来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与贾宝玉一起在学堂学习,因与同学金荣争风吃醋而发生了冲突。
秦钟回家后把这事告诉了姐姐,秦可卿因气愤过度,几乎晕厥,连饭也没吃而金荣则将此事告诉了母亲,金母便又去找了璜大奶奶诉说璜大奶奶得知金荣遭受欺负,心生愤怒,打算去找秦可卿理论,然而此时秦可卿正卧病在床 贾珍刚从外面回来,听到闲话后准备离开,这时却突然传来了冯紫英带来的一位名医——张友士的消息。
冯紫英是神威将军之子,来此求医张友士被介绍给贾珍,他自称为家传的神医,已经接到请帖,第二天便可前来 尤氏得知后十分高兴,立刻吩咐贾蓉迎接张友士为秦可卿诊治第二天,张友士如约而至,贾珍亲自迎接,也没时间多说,便让贾蓉陪同张友士进屋为秦可卿诊脉。
贾蓉自从迎娶秦可卿以来,便发现她虽然出身低微,但在家中行事极为周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贾蓉的性格与父亲相似,固执且不听妻妾劝告,但他对秦可卿始终温柔体贴两人刚结婚时,生活和谐,十分恩爱然而,去年发生焦大醉酒事件后,秦可卿突然变得郁郁寡欢,经常夜不能寐,背后似乎藏着心事。
贾蓉询问过几次,但秦可卿总是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是白天睡得太多,影响了晚上休息贾蓉也因此信以为真,直到她的身体逐渐虚弱,病情加重,终于在中秋过后彻底病倒 贾蓉将妻子的病情简要告知张友士,并询问是否能够治愈。
张友士则表示,先诊脉后再做判断经过一番诊断,张友士给出了三个结论: 一、不是怀孕; 二、属于血分方面的毛病; 三、太医们因“讳疾忌医”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贾蓉自然还问及病情是否危及生命张友士坦言,所有的治疗皆需依赖病人自身的恢复,只能尽力而为。
经过长时间的症候积累,治愈难度较大张友士留下了一方药方,建议秦可卿在春分之后再进行恢复保养并告诫贾蓉,秦可卿的病情与其心性过于聪明、过于精明相关,常因忧虑过多导致脾胃虚弱,月经不调,建议日后注重保养 张友士离开后,回到冯紫英处,将诊治的经过详细叙述。
冯紫英听后惊讶不已,急切询问病情是否能治愈张友士却冷笑道:“这不是疑难杂症,而是由于不当治疗所致秦可卿自幼便有血分方面的问题,但并不严重,婚后只需调理便能好转她个性坚强,长期忧虑,肝气郁结,才导致病情加重。
” 冯紫英深感震惊,张友士则叹道:“太医院的医生专为豪门世家谋生,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岂敢轻易治愈?这才导致如此局面”张友士摇头离去
正如他所说,秦可卿的病因复杂,而这段病情也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段悲剧,最终未能完全治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